7月9日至12日,城轨工程学院“乡约青春”知行队开展为期四天的“三走进”实践活动。在学院党总支书记任庆国、学生处副处长赵增逊带领下,队员们足迹遍布渭北葡萄产业园、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街子村、杨虎城将军故居、蒲阳村,以“产业调研+红色教育+新村探访”的多元形式,在行走中学习,在实践中感悟,为乡村振兴与青春担当写下生动注脚。
探产业:解锁乡村振兴“致富密码”。实践首站,知行队在渭北葡萄产业园沉浸式了解葡萄全产业链发展,从葡萄酒酿造工艺到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增收模式,再到田间采摘的亲身实践,切实感受特色产业的“造血”能力;在街子村“万亩荷塘”,队员们探寻当地依托水资源打造“种植+加工+旅游+研学”融合产业的路径,深刻认识到“因地制宜”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。
学红色:汲取砥砺前行“精神养分”。在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队员们通过史料、实物与场景还原,学习富平红色文化的传承脉络,感悟其作为共产党精神谱系重要组成的时代价值;走进杨虎城将军故居,大家被将军“为国为民”的壮举打动,尤其对他战火中兴办学堂的举动印象深刻。从革命先辈的奋斗史到如今国家的强盛,队员们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,坚定了“祖国建设需人人出力”的责任担当。
看新村:感悟乡村振兴“初心使命”。收官站蒲阳村,以“新农村典范”的姿态给队员们留下深刻印象。在特色窑洞博物馆,周书记讲述的“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”“守好为民初心”的故事,搭配整洁的乡村环境、浓厚的文化氛围,让队员们切实体会到乡村振兴“既要富口袋,也要富脑袋”的深层意义,也为此次实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四天的实践之旅,“乡约青春”知行队实现了从“听”到“看”再到“悟”的转变。队员们纷纷表示,将把实践中的所学所感转化为成长动力,以青春之姿投身国家发展,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